家庭装修中的增项是很多业主都会遇到的问题,往往源于前期沟通不充分、设计方案不完善或施工中出现意外情况。以下是装修各阶段容易产生增项的常见环节,帮你提前规避风险:
一、设计与签约阶段的“隐性增项”
设计方案模糊
未明确标注墙体拆改的具体范围(如承重墙是否可拆、拆改厚度),施工时因“超出约定”额外收费。
水电点位数量模糊(如默认每间房2个插座,实际需求更多),后期增加点位按个收费(单价50-100元)。
吊顶、背景墙等造型细节未细化(如层级数量、材质拼接方式),施工中以“工艺复杂”为由加价。
合同条款漏洞
漏写材料品牌/型号(如乳胶漆只写“环保型”,实际用低价款,升级需加钱)。
故意遗漏基础项目(如“垃圾清运费”“材料搬运费”“成品保护费”),签约后强制收取。
工程量计算方式模糊(如墙面刷漆按“实际面积”而非“建筑面积”,实际测量时因门窗扣除方式争议加价)。
二、拆改与土建阶段的增项
墙体拆改意外
拆墙时发现墙体内部有钢筋、混凝土构造柱,需专业工具破碎,额外收取“特殊墙体拆除费”。
拆改后发现墙面/地面不平整,需额外做找平处理(费用按面积计算,约30-80元/㎡)。
新建墙体加价
合同约定“新建10㎡墙体”,但未明确是否包含抹灰、挂网(防开裂),施工时单独收费(抹灰20-30元/㎡,挂网10-15元/㎡)。
新建墙体需做地梁(防潮)或植筋(加固),未提前说明,每项加价500-1000元。
三、水电改造的“重灾区”
线路改造超预期
原房屋电路老化(如铝线需全部更换为铜线)、水管生锈,超出“局部改造”范围,需全房重做,费用翻倍。
水电走向未按最短路径施工(如绕线增加长度),按米收费的项目(电线40-80元/米,水管60-120元/米)成本骤增。
隐藏工程加项
防水施工未明确范围(如只写“厨房防水”,实际需做阳台、卫生间墙面防水至1.8米高),每增加1㎡加价50-80元。
穿线管数量不足,需额外增加(如弱电需单独穿管,每根加30-50元)。
四、泥瓦工程的增项点
瓷砖铺贴附加费
铺贴大尺寸瓷砖(如800×800mm以上)、异形砖(如六边形、文化砖),因施工难度大,加收“特殊铺贴费”(单价上浮30%-50%)。
瓷砖美缝未包含在合同内(默认填缝剂),升级美缝按米收费(10-30元/米)。
地面处理问题
地面找平后平整度仍不达标(误差>5mm),需做自流平处理(40-80元/㎡)。
卫生间沉箱回填方式未明确(如默认建筑垃圾回填,业主要求陶粒回填,差价约200-500元/㎡)。
五、木工与油漆阶段的增项
木工造型变动
吊顶因层高不足需降低高度,导致龙骨用量增加;或增加灯带槽、石膏线等细节,按“单项工艺”收费(灯带槽50-100元/米)。
定制柜体与墙面缝隙过大,需额外做木饰面填充,按面积收费(100-200元/㎡)。
油漆工序增加
墙面基层处理未到位(如原墙有霉斑、空鼓),需额外刮腻子(多1-2遍,每遍20-30元/㎡)或刷抗碱底漆(50-80元/㎡)。
阴阳角找直、墙面修补(如插座开槽后填补)未包含在合同内,按“项”收费(每项100-300元)。
六、安装与收尾阶段的增项
主材安装附加费
灯具安装未明确“复杂灯具”(如水晶灯、大型吊灯),额外收取安装费(200-500元/盏)。
马桶、花洒安装时发现下水管道位置偏移,需购买移位器并加收安装费(100-300元)。
清洁与修补
装修垃圾清运范围未明确(如只到小区指定点,需外运至垃圾场,加收200-500元)。
施工中损坏的门窗、地砖修补,按“实际损耗”收费(如补一块瓷砖含材料费+人工费约200-500元)。